海靈迴轉

海靈迴轉,100x200cm,複合媒材,2017

講述生命探尋和靈魂回歸的故事,深海、消失的白鯨、太陽、女孩和族人,一起在黯淡又炫爛的時空裡尋找出口。人與人之間,長了許多棵沒有花朵、葉子的老樹;鯨魚斑駁的皮膚上,有一片片閃爍的希望。作品汲取東方壁畫、剪紙等藝術中的表現形式與情感,結合重彩及拼貼,構成作品兩種交織的調性。它由50×50公分的八個區塊,拼接成100×200公分的中大型作品,八,是一個整齊的數字,在易經八卦中,也有再次回到原點的意思。

突然

和世界有了一段關係,

用一條透明臍帶        

牽繫在一起。

宇宙盡頭是最遙遠的距離,

什麼是想念的、反覆的意義?

直到我們在起點和終點

相遇。

在過程的拋物線裡

忽浮忽沉,

其實我們早知

已經開始。

一段路一段

淌在銀河裡的時間,

總不夠一生去解開那組

幾千年的符碼。

只是順著一條窄道穿了過去

沒有回頭。

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隻魚,沒有名字,出生不久就沉到海底了。

牠沒有過世,只是身上的鱗片一直長不出來。

牠會在海底看著天空,感受旁邊的水溫和海流。有時候牠也會看到一群色彩很漂亮的魚群,經過自己身邊。魚不太會想自己沉到海底的原因,因為牠還來不及知道的時候,就已經沉下去了。

有時,牠有點羨慕那些在海洋上面優游的魚類,所以魚的心裡總懷著一個小小的願望:等牠把鱗片蒐集起來之後,也許也能游到上面去。

牠在一個更深的海域裡,遇到一座一百年前被海洋完全淹沒的城市。這個城市裡面的族人,也都還沒有過世,他們正在舉辦一場部落祭典。祭典上,人們用力的唱歌跳舞,那樣的節拍、節奏、韻律,讓牠的心臟沒有原因的走得很快。

這隻魚還有個好朋友,叫阿蒙,也是一隻小時候就沉到海底的魚,但是那隻魚覺得自己不需要鱗片。阿蒙認為自己只要順著海潮一起游,就可游到想去的地方。他常常會唱歌給這隻魚聽,這隻魚從阿蒙身上感覺到了一點溫度,就像牠想像中的太陽一樣,暖暖的、甜甜的。

其實,這魚覺得牠的朋友非常漂亮,雖然沒有鱗片。一起游得很快的時候,牠常常看朋友變成通紅的顏色,那一種珊瑚紅,讓牠非常著迷。牠喜歡貼著朋友一起玩,但有的時候,也想要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去找鱗片。

有一次,牠們又一起回到了這個被淹沒的城市,去看看今年的新祭典,看到男人、女人圍在一起,男人們舉起他們高高的手,在歡呼、在跳舞。那些沉到海底破碎的碗盆、瓶子,忽然間都黏合在一起了,成了一個個可以盛水的、迎接曙光的碗盆、瓶子。

這個城市還沒有教堂鐘聲,也沒有寺廟木魚聲,只有自己的歌聲,他們有一種信仰:只要把海潮用力用力的往外推,就會迎接海神的來到。海神的來到,將會從此改變他們百年來的命運。

這兩隻魚覺得很好奇,慢慢的也和村裡面的人變成了好朋友。其中一個小女孩的媽媽過世了。女孩常常來找他們玩。她會把在地上撿到的貝殼、鱗片交給這隻魚。這隻魚則會帶著她游到城外去看看另個世界。小女孩騎在她的背上時,感覺非常快樂。"原來我們的城市是淹沒的呀,在它上面還有好多的海水,好多的船呢!"她們一起從海底下往上看,總覺得陽光的顏色是紫藍紫藍色的吧。

這隻魚會把女孩送給牠的禮物一個一個地收好,收在牠常常去休息的海床底下。

牠把海螺、貝殼、珍珠在每個月月圓的時候,拿出來數一數,把它們磨成粉後,再黏接成鱗片的形狀。現在,牠已經有兩千七百六十五個鱗片了。魚常想:我也會是美麗的吧,等我把鱗片找齊了、貼好了,我應該就會變成一隻好魚,會有更多朋友喜歡我吧﹒

城市裡的人知道了女孩和這隻魚變成了好朋友之後,都非常開心。他們覺得這是海神對女孩特別的祝福,也是對整個部落的祝福。

有一年秋天,來了好多好多銀色的小魚群,聽說是從太平洋的東邊過來的。

女孩和這條魚現在已經是心心相惜的朋友了,小魚也蒐集了一半的鱗片,牠覺得自己快要可以游起來了。她們熟悉彼此的速度,所以當小魚游的很快時,女孩還是可以穩穩的坐在牠身上。

月圓的晚上,部落裡的人努力地敲打著每一個陶碗、陶瓶,發出咚、咚、咚、咚的聲音,每一個拍點聽起來都像在跳舞。小魚和阿蒙、女孩三人,原本是躲在水草後面的,這個咚咚的打擊聲敲打進她們的心裡,說不出的感覺。村裡的人每敲一段,唱一首,唱完一首,又敲一段,小魚感到自己的心臟從來沒跳得這麼快,牠覺得自己的身體裡面,有一種東西在推著牠、推著牠。

部落裡的人即將要開始迎接海神,他們前手勾後手,後手勾前手,當這個圈圍起來時,小魚發現自己就像被一個漩渦吸進去。牠開始控制不了自己的尾巴,以從來沒有過的速度,往前游,穿過了水草,穿過了沒有人的石頭房子,牠感覺海潮在推牠,又不像在推牠。

女孩一直騎在牠背上,這條魚覺得每往前游一步,體內的每個細胞、肌肉都在劇烈震動,非常疼痛,但牠又感覺自己是沒有用力去游的。在牠慢慢緩過來的時候,發現自己已經開始往上游、往上游了,部落的族人在牠的下面。游到了大海祭壇的正上方,牠彷彿聽到歌聲在後頭,越來越鏗鏘有力的傳唱著,正在為牠和女孩歡呼。

族人這次唱的曲調,是這條魚從來沒有聽過的--一首比之前唱的歌,都更古老、更悲傷又快樂的古調。

祭典結束之後,小魚現在可以優游的範圍更寬闊了,牠能夠到一個以前沒有去過的海層裡,這個海層的陽光,是更偏向紅色的,紅裡帶著些微的白,就像牠好朋友身上的顏色一樣,讓牠發覺,看得見陽光,是更幸福的。

後來這條魚的好朋友,在海底遇上了一群可以作為家人的同類,這一隻一樣沒有鱗片的魚,已經有了自己的家,而牠還在找自己另一半的鱗片,魚想:總是會有拚完的一天吧。

舉行祭典的時候,牠還是會再游回那個沉沒的部落裡,有的時候,魚也會去這位好朋友的新家,做做客,看著他們快樂的一起遊玩。這個不需要鱗片的家,非常漂亮,他們的海潮是流動的。

他們和女孩、這條魚有一個約定,明年,要一起回到太平洋東邊,到那一首古謠裡唱起的,最乾淨的地方。

這首民謠是這樣唱的:

我的祖先,您在哪裡,回來吧,回來吧,請您回來吧

回來這一個美麗的家,

回來我們曾經歡笑過的地方,

那裏有溫暖的水草,那裡有我們的記憶,

那裏有沉沒的祖靈,那裡有升起的太陽。

親愛的祖先,您在哪裡? 回來吧,回家吧。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